SEO × 網站設計:讓漂亮被看見、讓流量變成交
- 日期:2025-11-02
- 分類:怪獸日誌
SEO × 網站設計:讓漂亮被看見、讓流量變成交
把網站當作一隻待訓的怪獸:設計決定外型,SEO 決定嗅覺與路徑,速度與代碼是肌肉。這篇用怪獸工坊語言,帶你把「好看」養成「好排名、好轉換」。
前言:為什麼「好看的網站」不一定有好排名?
因為搜尋引擎不只看外觀,它看你「說了什麼、如何說、使用者是否真的有得到想要的東西」。
三個常見誤會
- 滿版大圖+酷炫動效=品牌感?對爬蟲而言,可能是延遲 LCP 與糟糕的 CLS。
- 每頁都長不一樣=創意?對演算法,代表語意結構不穩、難以判定主題。
- 把關鍵字塞滿=SEO?過度堆疊、無意圖對應,反而傷 UX 與排名。
漂亮要留下,但要「語意化、可取得(A11y)、快速、可被連結」。這才是 Google 喜歡的漂亮。
Google 喜歡的網站架構與技術標準
讓搜尋引擎聽得懂、找得到、跑得快。
IA(資訊架構)× 主題群(Topic Cluster)
- 樞紐頁(Pillar):總論主題頁(例如「網站設計」),收束關鍵字變形與意圖。
- 群集頁(Cluster):子議題深挖(例如「網站速度優化」、「H 標題寫法」)。
- 內鏈規則:Pillar ↔ Cluster 雙向串聯,相關性清楚、錨點自然。
技術標準(Technical SEO)
- 使用語意標籤:
、、 、 、 - 站內搜尋地圖與 robots 設定正確,避免封鎖關鍵內容。
- 結構化資料(Breadcrumb、FAQ、Article 等)加強可見度。
- A11y:對比 ≥ 4.5:1、可鍵盤操作、焦點狀態、替代文字。
關鍵字佈局與頁面層次(H1~H3 使用邏輯)
把內容變成「可被掃描」的故事線。
標題層級簡則
- H1:每頁一次,對應該頁主意圖與核心關鍵字。
- H2:切分主要段落,每個 H2 對應次要關鍵字或相關問題。
- H3:支持 H2 的細節、步驟、案例、FAQ 小段。
佈局策略
- 先做「意圖樹」:交易(買、預約)、資訊(怎麼做)、導航(品牌名)。
- 標題含義務但不堆疊,內文自然提及同義詞、長尾詞。
- 在首屏 100~150 字內回答「我是誰/能幫什麼/下一步做什麼」。
如何設計 SEO 友善的版面與圖片優化
圖像與版面是外貌,壓縮與語意是靈魂。
版面設計原則
- 首屏摘要+清楚 CTA;避免把關資訊藏在折疊之下。
- 段落短、行距足、列表化重點;使用圖表(可用 SVG)輔助理解。
- RWD 不是縮放,而是內容優先的重新排版。
圖片最佳化
- 格式:優先 WebP/AVIF;保留原始比率,避免 CSS 拉伸。
- 自適應:
srcset/sizes,行動端送小圖。 - 描述:語意 Alt 文,避免「IMG_001」。
- 延遲載入:
loading="lazy",首屏關鍵圖可預載。
影響 SEO 的網站速度、代碼結構與 Vitals
快,才有被閱讀與被互動的機會。
Core Web Vitals 核心要點
- LCP(最大內容渲染):預載字體、關鍵圖像、縮短主執行緒阻塞。
- CLS(累積位移):預留媒體高度、避免晚插廣告推擠版面。
- INP(互動響應):減少大型同步 JS、拆分事件處理器。
最佳化清單
- 合併關鍵 CSS;第三方腳本改「同意後載入」。
- 圖片延遲與體積控制;字體子集合與
font-display:swap。 - CDN 快取、版本號、邊緣節點;API 設定合理過期。
內部連結策略:把使用者與爬蟲放上「傳送帶」
好內鏈,像軌道車廂,把人與權重送到對的地方。
主題群導覽規則
- 每篇文章至少 3~5 個站內深層連結,錨點自然、不堆關鍵字。
- Pillar ↔ Cluster 雙向;兄弟文章之間互補,不打架。
- 高權重頁(案例、核心服務)在關鍵段落安置 CTA 連回表單。
實際工具操作:Search Console × PageSpeed Insights
數據不是裝飾,是導航儀。
Google Search Console(GSC)
- 「效能」→ 查關鍵字意圖與點擊率,補上對應段落與 FAQ。
- 「索引」→ 修正被阻擋或軟 404 的關鍵頁。
- 「體驗」→ 核對 Core Web Vitals 的 p75 表現(真實用戶資料)。
PageSpeed Insights(PSI)
- 分開檢視「行動/桌機」,優先修行動端。
- 鎖定最大阻塞資產(Render-Blocking、Long Tasks)。
- 每次改動都記錄「前後差異」,累積內部知識庫。
結合轉換目標(Lead/成交),讓網站不只是曝光
被看見只是開始,被行動才是目的。
漏斗設計
- TOFU(認知):指南/比較文/清單文;放進群集導覽與下一步 CTA。
- MOFU(評估):案例/實測/報價試算;加入表單與諮詢按鈕。
- BOFU(決策):服務頁/方案頁;明確 USP、保固、真實社會證明。
追蹤與評估
- GA4 事件命名一致(view_content / generate_lead / begin_checkout)。
- 把「KB/頁、請求數、Vitals」納入每月 SEO 報表。
- A/B 測試標題與 CTA 文案,兩週一輪復盤。
FAQ
Q1:RWD 做好了,為什麼排名還是不動?
- RWD 只是入場券;缺 IA、內鏈、內容意圖對齊,演算法依然看不懂。
Q2:一定要寫很長嗎?
- 長短取決於「是否完整回答意圖」。冗長無用;不足也不行。
Q3:大量圖片會拖慢速度怎麼辦?
- 改 WebP/AVIF、
srcset、lazy load、僅首屏預載必要圖。
Q4:內部連結要放多少?
- 自然語境 3~5 個以上,集中在與該段最相關的 Pillar/Cluster。
結語與行動清單:本週就做
把漂亮變成可被找到、可被行動的商務引擎。
- 列出 1 個 Pillar + 5~8 個 Cluster,畫出內鏈傳送帶。
- 全站首屏重寫成「我是誰/能幫什麼/下一步做什麼」。
- 把圖片全部轉 WebP/AVIF,補上
srcset/sizes與 Alt。 - 第三方腳本改「同意後載入」,修正 FOUT/FOIT(
font-display:swap)。 - 開啟 GSC 與 PSI 的每週追蹤表,紀錄 LCP/CLS/INP 與 CTR 變化。
- 在 MOFU/BOFU 頁面加入清楚 CTA 與社會證明(案例、評價)。
SEO × 網站設計不是一次性專案,而是持續訓練的怪獸。節奏穩、數據準、決策快,牠就會越跑越快。

